为什么需要如此复杂的冷加工?
1. 因为高质量的光学镜头对要求极为苛刻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,这决定了需要多步骤的精密冷加工:
1.1 精确的表面精度: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必须与设计值紧密匹配,偏差通常要求控制在纳米到微米级别。
1.2 极低的表面粗糙度:表面必须超光滑,因为任何微小的划痕或凹坑都可能导致光散射,从而引起眩光、重影和对比度降低。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应处于纳米级别。
1.3 严格的尺寸公差:中心厚度和外径等参数必须精确控制。
1.4 无次表面损伤:该过程必须避免在表面下留下微裂纹或应力层,这可能会影响机械强度和长期稳定性。
2. 核心流程(经典步骤)
现代光学镜头的冷加工主要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步骤:
1. 切割/铣削
目的:将大型玻璃毛坯切割成接近镜头形状的小块,并进行初步成型。
方法:用于切割的金刚石锯片或用于铣削的金刚石磨轮。这是一个粗加工阶段,材料去除量显著。
结果:一个粗糙、半透明的“空白”,具有大致的形状。
2. 磨削/精密磨削
目的:进一步细化镜头的曲率半径和中心厚度,为抛光做准备。方法:使用更细的金刚石磨料(浆料或磨轮),通常分为粗磨和细磨。
结果:表面被细磨,透光时呈现乳白色,尺寸和形状非常接近最终规格。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“次表面损伤层”。
3. 打磨
目的:最关键的一步,旨在去除表面下的损伤层,达到光滑、透明、无瑕疵的光学表面。
方法:传统抛光:使用含有铈氧化物或二氧化硅抛光浆的沥青或聚氨酯抛光垫。这是一个化学机械过程,涉及轻微的机械磨损和化学反应(水合)以产生超光滑的表面。
计算机控制光学抛光(CCOS):主流的现代高精度技术。小型抛光工具的停留时间和路径由计算机控制,以实现材料去除,修正表面误差至λ/10或更高精度(λ = 632.8 nm)。
4. 居中和边缘
目的:将镜头的光轴(光学中心)与外边缘的机械轴对齐。
方法:镜片安装在一个精确的旋转主轴上,光学中心对准,然后用金刚石轮进行边缘处理。这对于避免镜片组装中的错位至关重要。
5. 涂层
目的:在抛光镜头表面涂覆一个或多个光学薄膜层,提高透过率(抗反射涂层)、反射率(镜面涂层),或实现其他光学功能(过滤、分束等)。
方法:主要使用真空蒸发或离子溅射技术。